《遊蕩犬隻族群數量管理執行成功要件解析》是工研院與NTUST的產學合作案,研究成果已被中央農委會採用並運用於 111 年度經費預算編列與審核參考,真實的為台灣遊蕩犬族群管理政策產生影響。
ITIR(工研院)於 2020-2021 年受農委會委託執行「動物福利政策機制研析計畫」,以期增進動物福利。其中,探討遊蕩犬隻族群數量管理執行成功要件解析,目前台灣具代表性的民間動保團體可提供一遊蕩犬結紮流程,動保科認為可有效絕育。因此希望依其經驗制定標準作業流程,包含其事前、中後流程之團隊內外勤合作情形,及與關係人、機、環之互動/使用方法。資料將供其他動保團體參考,期待台灣動保團體跟進使用更完善的絕育作法。但因議題牽涉之關係人立場複雜、絕育工作內容與知識不易梳理,因此我們積極拜訪兩個動保團體與其交流,在研究過程中,持續與其分享階段研究成果。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,最終團隊以公正第三方角度取得各方信任,梳理可傳承之絕育SOP,與各方進行驗證。
如何傳承遊蕩犬絕育經驗,使適地適時的絕育計畫在各地發生?
1. 釐清遊蕩犬絕育關係人資源與架構。
2. 釐清有效遊蕩犬絕育歷程與經驗傳承。
3. 建立有效的經驗傳承方針。
面對複雜且敏感的動保議題,加入為期 8 個月的密集專案
團隊由 1 位教授,6 位NTUST在學與畢業的研究生組成。團隊成員大多是兼職和遠端工作,在疫情期間改為全遠端的方式進行研究。面對利害關係人複雜且多樣、範圍模糊的社會問題,需要更深入投入研究和設計。第一次參與社會設計案,我透過閱讀大量媒體文章與關注相關議題幫助自己盡快進入狀況,對相關議題與各方立場產生同理。
團隊以服務設計角度切入遊蕩犬族群管理議題,透過複雜問題梳理(訪談、利害關係人分析等),以第三方公正視角了解多方利害關係人間的真實需求與難處,作為各方的溝通橋樑,進而找出資源流動理想藍圖。依據核心議題拆解研究目標,透過各方專家訪談、焦點團體訪談與活動隨行觀察,展開服務歷程並梳理階段執行成功要件。
1. 進行 38 場專家訪談與 2 場隨行觀察,展開服務歷程並梳理階段執行成功要件。
團隊以半結構式訪談,採較開放的訪談問項作為依據,探索受訪者的真實回饋,並透過多方關係人之資料預估該服務落實之建議,共訪談 6 個動保機關單位(8場)、報導媒體(1場)、4 個動保團體( 29 場),共 48.3 小時。動保團體之絕育現場執行狀況因關係人、觀念脈絡複雜,隨行觀察相較於其他研究方法更易多方紀錄行動期間之行為、言語、情緒流動,共執行 2 場家戶訪查與犬隻誘捕,共 16 小時。
2. 走訪 7 個縣市,訪談里程數約 3804 公里。
團隊共走訪台北、新北、宜蘭、桃園、彰化、台南、高雄共 7 個縣市,訪談里程數約為 3804 公里,而其中有 20 場因疫情改為線上訪談。改為線上訪談對於本次研究有部分缺點,除硬體設備限制(如:網路不穩、沒有電腦等)影響到訪談品質,受訪人難以透過口述說明實體跟隨時的情境參考與話術範例,可能影響部分子目標研究深入程度。
3. 訪談後逐字紀錄與彙整,約 46 萬逐字量。
團隊共彙整 38 場訪談之逐字稿,約46萬字,並將所有訪談內容擷取、歸納與彙整,作為本專案的研究基礎。將訪談與隨行觀察所獲知識透過議題架構編碼,並反覆驗證、迭代研究內容,以產出更全面的執行準則。
執行遊蕩犬絕育工作有許多細節,難以單靠訪談對話獲得,因此我們進行了兩次的真實場域考察,擔任一線執行志工進行犬隻絕育的隨行觀察,幫助我們對真實情況有更深刻的理解。透過場域觀察,我們記錄下絕育工作的執行細節與困難,包含:家訪員與家戶溝通的技巧、絕育緊急程度的判別、現場的突發狀況。除了加深我對一線執行者的同理,同時也幫助我們觀察到許多工作流程上的細節與斷點,將絕育 SOP 梳理的更加細膩。
絕育工作第一線的受訪者可以為我們提供工作歷程中的內容、需求與實務經驗,但不能夠提供如何管理並啟動一項絕育行動。為了進一步了解絕育行動的前置準備與資源配置,我們邀請了動保團體中絕育計畫的管理者,納入管理者的觀點與建議。我們製作了 1 份 CJM與 4-5 種不同的絕育情境,詢問如何在不同地形、環境、犬種的條件情況下規劃適合的絕育行動,使 SOP 可適用於不同場景與條件。
透過階段研究收穫,我們持續梳理遊蕩犬絕育計畫歷程與經驗傳承關鍵,並著重遊蕩犬絕育計畫執行SOP為第二階段研究目標,SOP包含:遊蕩犬絕育計畫種類歸納表、「家戶搜索絕育行動」歷程、「駐點絕育計畫」歷程、餵養人人物誌及話術範例、家戶人物誌及話術範例、遊蕩犬人物誌及應對規範、誘捕遊蕩犬工具及場景範例、遊蕩犬絕育計畫SOP書面教材與理想公私協力模式。
提出SOP準則並持續更迭統整,舉辦工作坊促進利害關係人溝通,達成協作與共創,才能將目標推實踐。
1. 從無到有的準則統整
目前尚未有完整描述遊蕩犬絕育計畫的執行方針,本研究提出初步執行準則,帶動新創執行者實行,資源運用價值最大化。
2. 促進公、私部門主動協力
除了在共創工作坊促進多方正向溝通,也將研究成果與各方分享,使部分公部門願意改變被動執行方式,主動與私部門提出協作。
3. 影響絕育政策制定
專案的研究成果促使農委會提出遊蕩犬絕育計畫預算變動,預計投入近 9000 萬的相關預算推動各地方執行主動型絕育行動。
Professor | Hsien-Hui Tang, 相信動物, 台灣之心, 農委會, ITRI, 工作坊參與之各動保機關主管
Team Partners | Wei Wang, Boyun Cheng, Weian Hsieh, Shaoyu Li, Tientien H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