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ts Management Project 主要整合晶圓廠內的預防性維護(Preventive Maintenance)工作流程,重整舊有行為模式、針對繁鎖且難以預測的料件管理工作,改善過往依賴設備工程師個人經驗帶來的痛點,透過系統化整合 PM 相關資訊與線上線下作業流程,使業務更易於控管及預測。我在為期兩個月的實習期間,由一位資深UX設計師帶領,加入 Parts Management 系統優化專案,參與設計到驗證迭代的過程。
專案主軸為改善晶圓廠內的 預防性維護(Preventive Maintenance,PM)作業流程,這是一項設備工程師(EE)的例行性工作(為維持設備的良好運作條件,定期進行的保養及維護工作)而此一業務流程需經跨部門不同職位角色協力執行,由於舊有工作模式高度仰賴個人知識與經驗,缺乏系統整合與群組化管理,使 PM 歷程中存有許多痛點,例如:無法在上機前快速取得可用的料件、料件掃描上機效率低且重工等問題,導致設備工程師工作負擔大、料件使用狀態不易控管,上游的庫存與預算皆難以預測。
專案目標:重構 PM Planning 線上線下整體流程,在歷程前中後,由 PTS 系統自動帶入輔助資訊,在各工作階段協助 User 判斷與執行,降低其工作負荷。
主要的 End-User 是晶圓廠內的設備工程師。
建立線邊倉「臨櫃取料」的整合服務:在生產線邊上的暫存庫,設立可即時掃描、取料並完成扣款的服務(類似無人商店),期望將 PM 中的備料工作,分攤給每一位負責 PM 的設備工程師,減輕 PTS Sponsor 統一管理的工作負擔,並以PM 事件為單位,群組化管理上下機的 PM 料件。
在專案初期需要快速累積背景知識,面對陌生的領域知識,且無法輕易接觸到 End-User 的情境下,先透過各類二手資源獲取專案資訊,包含:專案週會、UXR資料、PTS Domain 會議,同時透過與 Mentor 大量且密集的討論拼湊出整體服務藍圖,作為內部對齊共識的溝通工具,視覺化的盤點細節,盡可能在貼近真實需求的情況下發展解決方案。
在參與專案的當下,即便已有試運行中的MVP(但尚未有設計資源介入),但仍回歸「使用者需求」思考,跳脫既有開發條件的限制,探索對 User 最理想的解決方案。從真實的使用場景與需求出發,能幫助我們確立核心問題與設計原則,例如:操作流程應盡可能簡單( User 需帶著手套操作介面)、應快速流暢地完成取料工作(高效率完成工作為核心訴求)。同時,釐清上述原則,也幫助我們與前後端工程師對齊目標,使其理解各項設計訴求背後的脈絡。
在思考解決方案時,仍考量跨渠道的各種可能性,包含:具掃描功能的 App、手持掃描裝置搭配App、無手持裝置等⋯⋯比較其優缺點。產出 UI Flow 與 IT 內部確認可行性,再對外說服跨部門的 Coordinator。最終解法應符合既有資源與可行性,但同時也向 Coordinator 呈現產品未來可持續優化的方向,展示對使用者最理想的 Solution,為產品未來發展預留可擴充性。
將既有表單式塞在一頁的設計需求轉化成,以「掃描領料」與「即時查看領料清單」為主要行為的操作介面,滿足 User 確認掃描狀態與物件資訊、保持流暢且不被中斷的掃描動作,以及快速查看並即時編輯領取物件的需求。
在一週的時間內,我們快速地執行 5 場易用性測試,著重收集質化回饋,透過任務成功率與各項量化指標,來驗證介面操作邏輯、文案與命名的易讀性等,將每一場易用性測試結果,快速轉化並修正 Prototype。
在受測者篩選的部分,則區分為 Pi-run User 與 非Pi-run User 。Pi-run User 能針對服務運行現況與問題,提供具體回饋,幫助我們了解使用現況;而 非Pi-run User 作為對服務無概念的使用者,則能幫助我們驗證 App 提供的文案指引是否充足,檢視 User 能否理解操作邏輯,各項功能能否引導用戶達到我們期望的行為。
其中 2 場的實體易用性測試,我們以 Prototype 搭配草模的方式,模擬臨櫃取料的服務流程,觀察受測者在「線上線下交互的掃描行為」。從中檢視在用戶體驗之外,真實場域中存有的特殊問題,例如:須考量料件尺寸大小差異大、在鄰近櫃位間切換,掃描領料時可能會產生的問題。